中華五千年文化璨若星河
我們身邊也有眾多的歷史人文和民間傳說
比如新泰市龍廷鎮官莊村600多年的古槐樹
300多年的老杏樹
都流傳著美麗的傳說和故事
當然 比起村東海拔300多米的古石山
這些都相形見絀啦
冬日里,一個陽光明媚的晴天,記者跟隨新泰市文化館和當地村民一行,來到泰沂山脈腹地、龍廷鎮官莊村頗負盛名的古石山下,雖然天地間還是霧蒙蒙的,云壑山川似薄紗掩映美若天仙,眼前的古石山和腳下的官莊村,就那么真真切切的展現在眼前。
沿著大理石臺階拾級而上,兩旁綠油油的黑松林蒼翠欲滴,踏到峭壁上的538級臺階盡頭,峰回路轉,頓時萌生了“一夫當關,萬夫莫開”的感慨。
古石山山脈呈東南至西北走向,南、北、東三面峭壁,而我們從西側登山的石階,就猶如掛在峭壁上的石梯。和記者同行的75歲的村民崔松深,是當地村民自發組成的護山隊負責人之一,據他介紹:與周圍大山相比并不算高大的古石山,與眾不同就是它的山體內,很可能是個巨大的溶洞,峰回路轉處,新修的木質瞭望臺向上,羊腸小道的兩側就不時有貌似鐘乳石的外露石脊,山頂多處有深不見底的溶洞洞眼和氣孔。
聽村民介紹,清朝末年,盜匪橫行、危禍鄉間,當地民眾為避匪患,紛紛扶老攜幼,躲上古石山,有的壘石屋、搭團瓢,有勞力的就鑿山成洞,砌石成墻。
海拔僅有300多米的古石山,雖同屬蒙山余脈,卻又與周遭396座大小山峰,有著美麗的沂蒙72崮之說的泰沂山脈略有不同。單從山的外貌看,周圍的大山多為頑石粗糲山體,而古石山上卻土質肥沃、植被茂密。
踏上古石山峰頂 仰看天高云淡
俯首千峰萬壑 人間阡陌縱橫
紅墻碧瓦的觀音廟
兀立峰巖絕壁之處
名山必有勝跡 翠嶼競生芳華
隨著快捷通達的鄉村公路網建設
大旅游文化的興起
大山深處的官莊村古石山
猶如掩在深閨中的明珠綻放出光彩